2012年06月16日 大河网-大河报
.jpg)
洛阳市孟津县平乐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聚集了近700名农民画师
.jpg)
平乐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生产的创意产品
□首席记者 张体义 文 记者 李康 图
阅读提示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调整资源配置,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在于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在文化产业挣钱、文化事业惠民方面,河南省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文化产业: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河南省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团化发展战略、创新提升战略、集聚发展战略、产业融合战略,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8%的增长速度,2010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367.13亿元,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河南每年确定一批重大项目,靠项目融合资源、市场、资本和技术,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水秀》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项目先后成功推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禅宗少林·音乐大典》2011年演出260场,接待30万人次,收入近3000万元;《大宋·东京梦华》去年收入同比增长35%,达到2200万元,助推清明上河园景区迈入亿元景区俱乐部;中原福塔项目已成为河南旅游的一张文化名片;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一期投资50亿元,拟于今年6月底开园,形成年超过500万人次的参观接待量。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发展,我省涌现出了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目前已形成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等六大文化企业集团。这六大集团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企业85%以上为民营企业,生产的电视剧占全省生产总量的90%以上。
在做大做强核心层文化产业的同时,我省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形成了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动漫产业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三个动漫产业基地。目前,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已入驻80多家企业。全省动漫衍生品突破2000个品种,动漫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20多个国家、地区。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目前全省已建成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7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涌现出禹州钧瓷、镇平玉雕、宝丰魔术、民权画虎、平乐牡丹画等一批文化产业亮点,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近年来,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催生了一批新的文化业态。尤其在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我省把“生态游”、“山水游”与“文化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产业联合体。《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把天然峡谷变成了演出剧场。《大宋·东京梦华》生动再现了宋代都城的繁华盛景和大国辉煌,赋予清明上河园旅游景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国家旅游局对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给予充分肯定,把河南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的重要一极”。
2
文化事业: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越来越方便
群众是文化享受的主体,很多群众感受到河南的公共文化设施在不断升级换代。
据省文改办有关人员介绍,近年来,河南艺术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省出版中心、广播电视发射新塔等陆续建成投入使用。河南博物院整体功能提升顺利完成。河南省少儿图书馆基本建成。河南省图书馆新馆、河南博物院二期等重点工程正在进行选址立项。省直8家文艺院团剧场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全省每个县(市)有图书馆、文化馆,文物大县有博物馆的目标。目前全省已建成119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142个公共图书馆、202个文化馆(群艺馆)、226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现在很多位置偏僻的乡村,看电影、看戏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自2009年起,省政府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共完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15个、县级支中心152个、村级服务点46475个,基本实现了全省四级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圆满完成,2006年至2010年全省完成了14316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建设,解决了我省边远地区270余万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目前正在顺利推进20户以下“村村通”工作。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至今,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工程目标已全部完成,2010年始,农村数字电影覆盖率已达到100%。农家书屋建设顺利推进,截止到2011年底已建成农家书屋33878个,在全省行政村的覆盖率达到70%。目前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已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向全省各级文艺表演团体配送流动舞台车187台。
近年来,我省广泛组织开展了“欢乐中原”、“送欢乐下基层”、“舞台艺术送农民”、“先进文化进基层”等公益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县以下规模的文艺活动2400多场,文化下乡活动3000多场,群众文化活动30000多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有关专家说,文化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是改善民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平公正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是幸福指数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是生活质量十分显著的标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切实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文化福利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落实到每一名普通群众身上,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改革的成果,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