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rgjwh.com www.hnyzk.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华人国际 >>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Information

  • 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上传时间:2010-11-25 19:53:35 浏览次数:4545
  •     中国经济网: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加以系统规划和大力支持。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这些年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是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促进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二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现在,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已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产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四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五是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持续升温,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形成。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进文化领域,文化产业已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同时,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和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许多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首先,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实践已经表明,它不仅可以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其次,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和动漫等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要有选择地建立和完善若干个集创意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示范园区,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交易、展示平台,为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第三,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要重点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要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动主要城市演出场所连锁经营,支持全国文化票务网络建设。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广电网络(11.53,0.23,2.04%)的区域整合和跨地区经营。要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要支持国有出版发行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兼并重组。要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要支持优先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文化设备及产品。与此同时,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第四,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也要注意到,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数量有所增长,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渠道仍比较狭窄,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传播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形成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机制。要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网络游戏、出版物、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抓好国际营销网络建设。要支持动漫、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要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实现落地经营。要办好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通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Copyright © 海南华人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五公祠小红楼) 邮编571199电话:0898-68557653 传真:0898-68557653 技术支持:中企在线 琼ICP备10201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