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rgjwh.com www.hnyzk.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华人国际 >>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Information

  • 多元资本“掘金”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急剧放大
  • 上传时间:2010-12-24 11:07:28 浏览次数:4268
  • 南都记者 肖昕 实习生 谢颖璐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减持华谊兄弟300万股,套现9012万元之后,热钱流到哪里去?答案在12月17日揭晓。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等10多位企业家发起的云锋基金,宣布向北京印象创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印象创新)投资5000万美元,“掘金”文化演出、旅游市场。

     

      对于谋略已久的民间资本而言,投资策略的调整并非只有马云一例。记者多方了解到,诸多煤矿老板和地产开发商正在加速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布局,大举进军文化旅游板块。譬如拥有煤矿资源面积4.5平方公里的山西昂生集团,计划斥巨资建设以《山海经》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创意公园;方圆地产操盘广州“北岸文化码头”,欲将其打造成全国最大创意园区等等。

     

      赶巧儿的是,文化部于12月9日公布的“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榜单”中,入选项目的投资主体也不局限于“政府长子”,还有很多是民资的宠儿。最热门的投资板块则堪称“文化旅游”。

     

      而且,流动资本的新一轮躁动已有迹可循。目前,文化部正在起草《“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5年内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一系列扶持政策旋即展开。

     

      多元资本进军文化产业

     

      一边是国家收紧土地等稀缺资源的监管,一边是政策宠爱文化创意产业。是坚守地产、煤矿乃至网络生意的财富神话,还是迎接1.8万亿的市场新蛋糕?———按照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的说法,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是8400亿元,2010年预计会达到9000亿元左右。按照倍增计划,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8万亿元。

     

      毫无疑问,地产、煤矿、网络等行业大佬们愿意选择战略性布局,进军文化新兴产业。山西昂生集团董事、山海经文化公司董事长毋亚军就告诉记者,“昂生集团现投资年产90万吨、45万吨煤矿各一座,两座煤矿每年可以给昂生带来1.8个亿的净收入。但考虑到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昂生成立了山海经文化全资子公司,利用山西省列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机遇,以《山海经》文化为主题开发文化创意公园,计划2-3年内实现海内外IPO。”

     

      事实上,在经历了实体经济阵痛,房市、股市震荡之后,“山海经”式的文化项目正迅速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譬如方圆地产操盘广州“北岸文化码头”,欲将其打造成全国最大创意园区;云峰基金投资的“印象创新”,欲效仿“迪士尼”模式,将演出、艺术、商业和旅游、地产等等结合在一起来发展;红衫资本则投资了欲走“大娱乐战略”的保利博纳。

     

      从文化部于12月9日公布的“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榜单”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已是群雄并起,既有“政府长子”,也有“民资宠儿”;既有文化行业内资本,也有来自制造、地产等行业的流动资金。

     

      文化消费潜力被深度挖掘

     

      文化板块投资一片纷繁,内在机理实质一致。

     

      “投资就是投资产业。我们认为现在的发展是以消费为拉动的,整体中国经济有很大的空间。举个例子,就是我们投资分众传媒,它看上去是一个广告业,但却跟中国内需的增长是息息相关的。”复昌集团郭广昌坦言。

     

      马云给出的投资理由则更为煽情,“我去了‘印象西湖’,我去了‘印象丽江’,每次回来都非常感动,因为我看到的是就业机会。”

     

      那么,中国的文化内需市场究竟有多生猛?且看红衫资本中国基金会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给的例子,“5年前我们投资保利博纳时,担忧这个市场比较小,二三十亿(票房),今年可能就过100亿了,4年时间做三四倍的成长,这在发达国家不可想象。再比如游戏市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而游戏说到底都是文化创意的一个体现,三国等很多东西都是表现中国文化的。”

     

      政策开始“无限宠爱”

     

      不过,现实远没有达到让中国文化产业沾沾自喜的地步。

     

      中国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品牌联合会执行主席罗钧告诉南都记者,国家发改委的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整个中国文化产业产值目前占中国G D P的1%左右。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是25%,日本是20%。“在美国,电影出口产值仅次于航空业;在日本,动漫出口超过了钢铁。中国政府迫切需要通过文化影响力提高其国际地位和经济话语权。”

     

      基此,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未有明确定位,业界常用的表述是“经济发展新引擎”,但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文化产业发展目标首次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系列配套政策酝酿旋即展开。文化部部长蔡武日前透露,目前,文化部正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同时抓紧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技术创新、土地等方面的政策,

     

      譬如土地政策,要争取将文化产业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国家土地政策的许可范围内,争取优先保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用地,优先安排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实验区建设用地;鼓励各地将城市转型中退出的工业企业原有用地优先用于发展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中适当考虑文化产业发展用地。支持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存量房地资源转型兴办文化产业。

     

      投资or投机?

     

      这样,在政府打造文化大国的宏大背景下,同样的投资动作,舆论评价会一样吗?

     

      不会!广州澳利旅游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慧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很多老板投资文化产业,其实相中的是‘文化用地’,靠土地的增值赚取收益,并不指望通过文化消费品来赚钱。”

     

      有人认为这种投机心理应当口诛笔伐,而有人则认为无可厚非。原因在于,“以山西为例,现在85%以上的煤矿企业都面临资源枯竭、业绩增长乏力的危机。借助文化概念盘活资源是这些企业生存的出路。”罗钧说。

     

      何况,“对文化创意产业来讲,无论是企业还是作为投资者,都存在一个发展长期性的困扰,因为文化创意可能一个游戏成功了,下一个未必成功,这部电影成功,下一部电影未必成功。”沈南鹏说。

     

      如此看来,“辩论企业做文化项目是投资还是投机,并无太大意义。关键是能‘赚钱’。只有项目赚到钱,自然会有资本助推这个产业向前发展。”北京道富盈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铮对南都记者如是说。

     

      马云给出的投资理由颇为煽情,“我去了‘印象西湖’,我去了‘印象丽江’,每次回来都非常感动,因为我看到的是就业机会。”
     

    Copyright © 海南华人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五公祠小红楼) 邮编571199电话:0898-68557653 传真:0898-68557653 技术支持:中企在线 琼ICP备10201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