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工作重塑春城美誉形象
2010年,昆明荣获“中国最佳宜居城市”、“联合国人文宜居城市”、“中国十大最有吸引力城市”等11项荣誉称号,还由于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组委会授予永久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使昆明美誉度持续增加,同时也与昆明对外宣传策略的成功实施紧密相关。
外宣工作中,通过“借船出海”重点开展“桥头堡战略”等系列主题宣传,成效显著。去年9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接受中央、省级媒体专访,新华网、中国日报网随后以大篇幅刊发《桥头堡建设的昆明作为专访昆明市市长张祖林》的报道,备受关注。还精心策划组织中央、北京媒体采访报道昆明“十二五”新规划问计京城专家活动;组织中央省市媒体实地采访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四环十七射”等重点工程;协调配合粤桂滇黔党报大型报道组采访;重庆媒体团对昆明软环境建设专题采访等。另外,先后成功接待福建海峡电视台、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美国主流媒体资深编辑访华团、瑞士苏黎世媒体等国内外媒体对昆明进行的专题采访活动。境外媒体客观、正面的报道还受到外交部的关注。据统计,2010年中央媒体刊播宣传昆明的稿件、图片近2000篇(幅),比2009年增加600多篇(幅),《新闻联播》就先后播出10多条昆明新闻。
文产增势强劲 西部领先
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是“十一五”期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改善,促进了一大批产值过亿的文化产业企业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以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文化产业增势超过GDP,并且处于西部领先的位置,为昆明建设泛亚国际文化名城奠定基础,也为将昆明建成我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和文化产业基地提供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昆明实施了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昆明老街、昆明国际包装印刷基地、云南图书批发市场、金鼎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金鼎1919文化艺术高地、创库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逐渐成为集聚文化企业发展的平台。目前,全市拥有文化产业项目420个,涉及金额948.8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200亿。
全市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市级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革、三大集团内部整合工作稳步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也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