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rgjwh.com www.hnyzk.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华人国际 >>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Information

  • 中国银行业加快“输血”文化产业
  • 上传时间:2011-10-25 9:17:10 浏览次数:4856
  •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刘诗平 苏雪燕)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浙江东阳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东阳嘉润影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利最近刚刚盼到了中国银行的200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资金,嘉润影视就可以“扩大再生产”,开拍接下来的几部电视剧。     

     

        中国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正在产生大量融资需求,面对这一朝阳产业,一些银行正在加快探索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服务。     

     

        “金融支持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文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文化企业只求维持运营,当然不会有太多融资需求;一旦要加快发展,融资需求就会随之而来。”     

     

        2010年末,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有入区企业382家,实现营业收入30.17亿元;到2011年8月末,实验区新增企业38家,实现营业收入27.93亿元,同比增长61.98%;上交税费2.96亿元,同比增长109.76%。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发展现状,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离不开银行业“输血”。同时,文化产业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业务领域和利润来源。工行、建行、农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和文化部签署协议,与文化部建立文化产业项目集中推荐机制;进出口银行则重点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

     

        国家开发银行宣布,截至9月底,该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达1053亿元,仅今年就发放了215亿元。     

     

        在广东,2010年以来,省文资办等文化单位分别与工行、建行、光大、民生四家银行的分支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广东省文化产业授信规模达1340亿元。     

     

        但不同于银行所熟悉的传统制造业,文化企业具有“轻资产”特征,缺乏有形抵押物,所拥有的知识产权难以进行价值评估;资金回报周期长、成长不确定性大;现金流不稳定,投资具有高风险性。面对这些难题,银行必须加快创新,开发适应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影视通宝”正是中行浙江分行为影视文化企业创新的融资产品,这款产品认可企业的影视作品版权和应收账款质押。金华银监分局还针对此类贷款相应提高了风险容忍度、实行不良贷款差异化考核。目前,中行东阳支行已为影视文化企业授信4.84亿元,贷款余额3.7亿元。     

     

        另据了解,江苏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均通过无形资产抵押等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了大量动漫、影视及文艺演出的拍摄制作。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投融资指导处处长许蓉表示,随着银行业不断探索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授信模式,金融资本加快与文化产业对接,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尽管文化产业贷款增长迅速,但对于“嗷嗷待哺”的大量文化企业,依然是杯水车薪。许蓉表示,目前绝大部分文化企业仍然在用自有资金进行运作。     

       

        有关专家认为,缺乏专业、有效的担保体系,是造成文化产业贷款难以大规模展开的核心问题。而缺乏权威的知识产权第三方评估、知识产权抵押处置难,都是挡住银行发展文化企业贷款的“绊脚石”。     

     

        对此,浙江省银监局的调研报告建议,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培育流转市场,为投资人进行文化产业产权和资产的转让、租赁、退出提供渠道,降低处置成本。

    Copyright © 海南华人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五公祠小红楼) 邮编571199电话:0898-68557653 传真:0898-68557653 技术支持:中企在线 琼ICP备10201020号